3月15日,剧集版《凡人修仙传》发布了主题曲《凡心》的MV,在各大平台一经推出便迅速点燃了网络热度。
微博话题“凡人修仙传主题曲凡心MV”一度三次登上热搜,最高位居微博出圈榜第二,仅次于“凡人修仙传剧漫双党狂喜”。官方发布的MV在微博平台上的播放量几乎突破千万,抖音平台上的点赞数也突破了11万。
由杨阳执导,王裕仁担任总编剧和总制片人,贾东岩为总编剧,杨洋、金晨、汪铎、赵小棠、赵晴、柳岩、李乃文、金士杰等明星阵容出演的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从立项以来,每一次新进展的公布都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首次公开的MV画面带来了粉丝们期待已久的视觉体验,精致的画面超出了预期,让原著粉丝和动画粉丝纷纷在官方微博和抖音留言,表达了他们的惊喜和激动。
展开剩余84%2025年剧集市场整体趋向短剧化,尤其男频IP改编面临比女频IP更大的难度。金色池塘传媒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心打磨剧本和拍摄,同时在特效上也进行了精益求精的制作,旨在为观众呈现最优秀的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,让人们再次沉浸于这个魅力四射的修仙世界。
主题曲《凡心》中还隐藏了一个彩蛋——演唱者王铮亮正是动画版第一季片头曲《不凡》的演唱者。这一情怀的延续完美无缝对接,让粉丝们倍感温馨。MV中的华美东方修仙世界也激发了大众的文化自豪感,极大推动了更多受众群体的拓展。
这一版MV成功展现了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燃感的特质,同时也传递出弘扬东方文化的新价值。剧集的整体表现令人充满期待。
对于IP改编而言,编剧是否能把握原著精髓是观众最为担心的事。若编剧偏离了原著的核心,很容易走向套路化,甚至出现魔改让人反感的情况。然而,对于《凡人修仙传》,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。剧版总编剧、总制片人之一王裕仁,正是动画版的导演。
《凡人修仙传》动画版自2021年起进入年番制作,每周更新一集,并全年不断更新,这种制作模式让导演的创作状态接近于原著作者忘语的写作状态。他们可以在创作的同时收集观众和读者的反馈,这些反馈涵盖了故事走向、人物设定,甚至每一个小细节,导演能通过这些反馈深入了解粉丝的情感需求,避免踩雷。
相信所有《凡人修仙传》的原著粉丝和动画粉丝在得知王裕仁亲自担任剧版总编剧后,都如我一样放下了心中的疑虑。经过年番动画的制作经验,他无疑是最懂得和最能把握这个IP的人。
男频IP的燃感至关重要,每个IP的燃感表现形式不同。而《凡人修仙传》的燃感,既来自“凡人流”的努力拼搏,也源于修仙世界的丰富设定,包括妖兽、法宝、术法等元素。
有王裕仁的把关,剧版的“凡人流”基调非常稳固。动画版《凡人修仙传》能够在众多男频IP改编动画中脱颖而出,正是因为其独树一帜的“凡人流”魅力。
MV中的妖兽、法宝、术法等特效,精致且富有压迫感,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。特别是银甲角蟒、血玉蜘蛛、天鬼、金背妖螂等妖兽,除了建模精美外,气势也非常强烈。各种法宝如遮天钟、青竹蜂云剑等,虽然在MV中出现得非常短暂,但它们精细的雕刻和设计,传达出了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。
值得注意的是,MV的前半部分节奏较慢,视觉上显得更加静谧,展现了剧版对东方美感的独到理解。这种表现手法与动画版的快速节奏形成鲜明对比,但却更契合电视剧观众的审美习惯。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不仅要满足IP粉丝的期待,还要用更多维度的美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。
导演杨阳的能力毋庸置疑。她曾执导《将夜》《梦华录》《不完美受害人》,且屡次获奖。在她的带领下,《凡人修仙传》剧版将东方美学和人文关怀融入其中,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《梦华录》便是杨阳对东方美学的完美呈现,故事中呈现了宋代人的文化氛围,视觉上也还原了宋代人的生活场景。作为一部备受好评的剧集,它的全网曝光量已突破1000亿。而杨阳执导的《将夜》也凭借其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获得了观众的认可,IMDb评分高达8.0。
MV中的字幕背景使用了水墨山水画等元素,展现了剧版的东方美感。妖兽、法宝和术法的特效,完全遵循了东方仙侠的传统,而不是西方魔幻风格。银甲角蟒的设计既符合仙侠的气质,又与人物的服装设计相呼应,展现了浓厚的仙气。
从MV的第一帧开始,剧版对东方美感的巧妙构建便跃然纸上。随着MV的推进,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经典的五行阵法场景,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让整个画面更加具有中华文化的魅力。
此外,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在场景与服化道上也表现得十分精致。随着新技术的应用,仙侠、玄幻题材的拍摄越来越美,但往往也容易让人感到虚浮。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则通过实景拍摄,真实展现了祖国大好山河的美丽,这使得东方传统美感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。
总之,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在热血燃感和东方美学上取得了巧妙平衡,呈现出令人期待的效果。随着全产业链的开发,剧集的IP也将不断拓展,吸引更多观众。
主题曲MV的热度持续上涨,剧版《凡人修仙传》无疑会带来一场视听盛宴,值得我们期待。
【文/满囤儿】
发布于:山东省